中华大地的壮丽景色与东亚的造园技术共同造就的“新山水庭园”
“北京悉昙酒店 景观设计”

Scroll Down

  2022年5月,“北京悉昙酒店”在距离北京市区约一小时车程的山上正式开业。这家度假酒店由古老的村落改造而成,从概念设计到施工管理和竣工,全程由日建设计和野村庭园研究所负责景观设计。在长达5年的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与客户共同秉持“现场主义”精神,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设计流程。最终呈现的是一座以中国山岳风景为借景,融入东方园林美学意识的“新山水庭园”。

CATEGORY

独有景观创造出奢华体验

  北京悉昙酒店坐落于北京市西南部的“虎山”之中。在约38公顷的土地上,继承了明末历史村落风貌的建筑群与融合中日文化的各式庭园相映成趣。

  这是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其景观由中国壮丽的自然风景、村落生活积淀的历史环境、蕴含东方美学意识的庭园交织而成。悉昙酒店作为豪华度假酒店还获得了“罗莱夏朵(RELAIS&CHATEAUX)”的认可,这个全球性组织只允许通过严格筛选的酒店和餐厅加盟。

入口坡道 ©日建设计

  本次项目启动于2018年,其出发点源自客户的愿望:“希望在北京市的山岳风景中融入‘东方美学意识’,打造最顶级的度假酒店。” 这个目标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创造一个东方庭园,更要提供一种只有这里才能享受到的奢华体验,以及此处独有的独特景观。

  上山后穿过大门,经过长长的坡道进入山谷,壮丽的远景与富有精神内涵的近景交织而成的场景相继映入眼帘,引领访客进入桃源般的世界。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文脉、创造出全新景观,启动了这个历时5年的项目。

壮丽借景与东亚的造园技术,描绘出山水画般的世界

  日本的庭园文化原本就源自中国,二者有一个叫做“借景”的共同点,即将周围风景组织到视线中的空间呈现手法。项目团队接手项目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考察场地,站在景观的关键点位,将脑海中浮现出的理想景致画成草图。

  我们由此提出了“文人山居”的概念,以及“多彩”“山色”“秀丽”“古朴”“温润”“静谧”这6个关键词。而这些灵感则来源于北宋时期山水画中的世界。

文人山居空间效果图 ©日建设计

  山水画是东方风景画的一种,主要描绘包括人物、楼阁和鸟兽等在内的自然风光,反映了在风景中寻找精神内涵的中国式自然观。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静静伫立于寂静山顶上的“世外桃源”。

  在从大门通往酒店大堂的悠长通道的尽头,有一道高差合计约达30m的“大瀑布”,这正是“文人山居”概念的象征。运用东亚的造园技术,大胆而又精心地堆砌石头,由此形成的瀑布与凉亭和植物融为一体,仿佛深山中积蓄的水喷涌而出一般,呈现出远景与近景融为一体的景观。

东沟大瀑布 ©日建设计

  我们通过逐一考察探讨“借景”的远景,结合古老村落的历史背景,并运用东方园林技艺为每个区域设计出理想的场景序列,最终构建出了整体的景观。

从设计到施工全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文脉

  经过多次中日往返,在与客户深入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整体规划,并于2020年1月正式开始施工。为了实现“世外桃源”的目标,客户与设计团队自始至终坚持“现场主义”的工作手法。

  这种手法是指,设计师与客户一起亲临现场,根据实际感受来决定细节。我们通过多次材料调查,选定石材和植物等造园材料,并指导当地工匠的工作。设计团队长期驻场,全程把控每一个环节。采用这一手法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充分利用村落生活积淀而成的环境,并将中日园林文化中的共同要素“景观石”作为重点。
  • 景观石工程监修 ©日建设计

  • 景观石工程监修 ©日建设计

  设计团队从中国各地(北至内蒙古,南至宁波)和日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布置到现场,其中最大的石头重达16吨。我们与当地的工匠一起,立体把握每块石头的呈现方式,仔细斟酌其位置、角度和堆砌方式,精心构建每一处景观。

  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成就了充分利用土地文脉的设计,我们将其命名为“新山水庭园”。因兼具中国园林的生机灵动与日本庭园技术的细腻精致,堪称前所未有的景观。

脱离模式化的新景观设计方法

  2023年8月,即酒店开业一年多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连续数日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暴雨袭击,受灾人数超过300万人。

  北京悉昙酒店也因遭暴雨损毁而急需修复重建,为此设计团队再次赶赴中国。我们不仅修复了受损区域,还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空间品质。例如,针对因暴雨导致景观石被冲走的“大瀑布”,我们不仅从防灾角度出发修复了地形,还通过增设跌水层级来拓宽水流范围,使瀑布的分流形态随观者所站位置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是我们基于传统园林“步移景异”的造园思想的表达。

大瀑布近景 ©日建设计

  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破坏之后,我们的修复工作不仅使景观更加雄伟壮丽,还使其具有了更强的排洪抗灾能力,这也可以说是贯彻现场主义的成果。日建设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各种规模的景观项目,包括从大型公共空间到私人花园的多种项目类型,而此次项目可以说为未来的设计流程提供了新的模式。

屋顶花园 ©日建设计

  客户与设计团队基于东亚共有的自然观产生共鸣,在分享想法的同时共同推进了项目。通过贯彻“现场主义”,从概念设计到设计施工全程都得以快速推进,并最终实现了所描绘的理想蓝图。

  本次项目中诞生的“新山水庭园”并非模式化的产物,而是通过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法,最大限度地把握与客户及现场的宝贵接触机会才获得的成果。从东亚地区的自然观中寻找共同点,并将其整合和升华为因地制宜的独特设计的方法,是日建设计独有的全新景观设计模式。

  • 西 大辅

    西 大辅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设计部门
    副总裁

    2002年北海道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日建设计,从事景观设计工作。先后主持参与了东京中城(六本木)、大崎索尼大楼(现NPF大崎大楼)、TERRACE SQUARE等都心大规模开发以及CO·OP共济PLAZA等运用特殊绿化技术的环境建筑的景观设计。近年来,致力于景观设计领域的扩展探求,广泛活跃于国内外公共空间规划及设计领域。
    日本一级建筑师、注册景观建筑师(RLA)

  • 冈部 真久

    冈部 真久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设计部门 景观设计部
    设计主管

    2004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科学系,考虑到全球化无国界时代对日本审美意识的追求,在师从作庭家野村勘治后加入日建设计。擅长通过故事性、空间密度与明暗的组合,为公共空间、酒店及商业设施等赋予“日本特色”。现阶段专注于设计“人类与地球的交汇点”的设计手法和微生物的设计。
    主要设计作品包括东京广场花园(2013年)、京桥EDOGRAND(2016年)、樱町熊本(2019年)、馥府京都(2021年)等。
    一级造园施工管理技士、注册景观设计师(RLA)。

  • 陈 思多

    陈 思多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基础设施开发部门 开发规划设计部

    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17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随后加入日建设计。主要从事室外空间的规划设计工作,致力于利用其在建筑、景观和土木方面的经验,打造室内外一体化的魅力空间。在海外项目中提案项目管理,使日本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海外客户解决问题。
    除多次参加城市设计竞赛外,主要设计成果还包括中国深圳市福田CBD街道改造(2019年)、北京悉昙酒店(2022年)等。
    注册景观设计师(RLA)、宅地建筑物交易员。

  • 河野 孝章

    河野 孝章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设计部门 景观设计部

    1981年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农业工学科绿地规划专业,曾在造园设计事务所工作,后于2006年加入日建设计。入职后即在东京中城项目中负责现场监理工作。
    主要设计作品包括奈良县政府大楼主楼屋顶绿化项目(2008年)、光云庄迁建项目(2009年)、京都丽思卡尔顿酒店(2014年)、日本生命新东楼(2016年)、高知市政府大楼重建项目(2020年)、One Za'abeel(2023年)等。
    一级造园施工管理技士。

本网站使用cookie。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cookies。查看协议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