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提高地下空间价值的五个策略

Scroll Down

在日本的大城市中心部,因人口集中化加剧,土地开发利用高度饱和,土地价格高涨等原因,作为空间资源的“地下空间”开发备受瞩目,发展很快。已逐步发展成为多个地铁站、地下街以及周边建筑地下通道相互连通的庞大地下空间网络。地下空间为利用者提供了便捷与舒适,创造出新的交流与活力,为带动周边街区的价值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日建设计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城市工程部门(以下简称城市工程部门)在地下空间的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绩经验。近年,与建筑设计部门强强联合,在中国各地共同推进地上地下一体化城市开发。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综合性提案,正是日建集团的优势所在。
现今,伴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高密度化、停车场数量不足、交通堵塞、抗灾害能力差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基于日本开发经验所得的,打造高附加价值地下空间的五个策略。

CATEGORY

日本代表案例(地下街 DIAMOR大阪)
日照充沛、采光良好的开放性地下空间。

日本代表案例(横浜皇后广场 港未来站)
从地上连通地下4层地铁换乘的巨大挑空中庭空间。

策略1:打造地标性公共空间

说到地下空间,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阴暗闭塞的。我们希望打造的是地标性的公共空间。例如从中庭的天井引入自然光,通风良好、壮观的地下广场,也就是下沉广场。地下难得一见,明亮开放的空间,能吸引人流自然聚集。成为带动人气,推动经济繁荣,提高城市价值不可或缺的存在。
  • 中国S地区
    不受天气影响,充满人气活力的明亮空间。

  • 苏州市/苏州太湖吴中区CBD
    高辨识度的标志性地下连接入口。

策略2:打造绿色空间,为灰暗的水泥世界注入自然活力

为了一扫大家对地下空间闭塞阴暗的固有观念,我们提案在地下及半地下空间引入丰富的绿植,打造绿意盎然的舒适自然空间,使到访者身处地下亦能享受自然带来的安心与惬意。

日本代表案例(东京・泉水花园)
在地下层打造绿化丰富的公共空间

策略3:构筑带动洄游的人行动线

地下空间应力求确保无缝连接。虽然地铁站、地下通道、地下街的管理者各不相同,如果能将其有机连接,则可为步行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地下洄游动线。如果能将相邻建筑的地下连通,就可以通过地下通道直接造访目的地而无需上至地面,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希望更进一步实现的是地下层与地面层之间便捷的垂直移动。通过提案配置贯穿全楼层的挑空扶梯中庭等,打造连接地上与地下的立体动线。同时在2层设置连接相邻大厦的空中平台,进一步提高区域洄游性。在地上地下一体化城市开发中,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构筑丰富充实的人行网络。
  • 苏州市SS路沿线地下空间规划
    利用空中平台串连相邻建筑间的地上及地下空间,打造具有洄游性的人行网络。

  • 苏州中心
    具有立体动线的地下街,为步行者提供了便捷的人行动线。

策略4:通过打造地下交通网络缓解地面交通负荷

中国随着地铁建设的逐步完善,对停车场的需求也日益高涨。通过将地下2层以下部分打造为停车场,地面部分用作大厦入口大厅的设计规划,既可释放土地空间满足需求,也能通过地下空间获得收益。
城市工程部门早期便提出了适用于日本的“通过行车道有机连接多栋建筑的地下停车场,打造一体化地下停车场网络”的方案。一栋建筑的停车位已满时,可通过地下网络直接利用其他相邻建筑的停车场,大大提高了便利性和使用率平均化。同时,该方案可有效减少地面的停车场入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排队停车造成的地面交通堵塞。我们认为该技术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地下停车场规划。
  • 地下停车场一体化/网络化
    如右图所示,多栋建筑共享商业及停车场设施。

  • 天津市河西区地下空间
    交错相连的地下空间网络。

宁波 地铁1号线站点地下街扩建
从地下连接大巴站及地下街。从地下街可直达大巴乘车点,十分便捷。

策略5:通过防灾模拟打造安全安心的地下空间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中国各地频降暴雨。地下空间存在着易浸水,应急疏散途径少等隐患,此外,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安全防灾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当发生集中暴雨时,具体何处会发生浸水;亦或发生火灾时,火势和烟雾以何种路径蔓延等灾害风险,都可以通过模拟解析,提前规划合理有效的逃生路线。
  • 浸水解析結果 浸水解析結果

  • 火灾灾害研究 火灾灾害研究

地下空间开发耗资巨大,为了不使其成为留给后代的负面遗产,地下空间的规划必须做到合理且具有前瞻性,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价值与魅力。例如地下停车场,随着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一体化出行服务的进化和车辆共享的扩散,预估汽车的持有率将会减少,所以在规划时应考虑到对停车场的定性控制以及将来可转作他用的空间与结构设计。
日建设计运用在日本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中国打造更多符合中国长远发展的地下空间。

<摄影>
Photo 1: Queen's Square YOKOHAMA, Minato-Mirai Station,
SS Co.,Ltd Nozomu Shimao
Photo 2 (left): Diamor Osaka, Karamatsu Photograph Office (Minoru Karamatsu)
Photo 2 (right): Queen's Square YOKOHAMA, Minato-Mirai Station,
SHINOZAWA Architectural Photo Office
Photo 4: Izumi Garden, Kawasumi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 犬塚 纪和

    犬塚 纪和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工程部门
    副总裁

    1997年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社会工学科毕业后入职日建设计,2001年起任职于日建设计城市工程。广泛参与了总体规划、城市开发等规划项目,作为项目经理对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主的大型项目进行协调把控。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设计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海外项目主要以越南为主,近年来也参与了众多中国项目。擅长针对复杂及高难度的项目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凭借优秀的设计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客户提供最佳方案。

  • 木村 良亮

    木村 良亮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工程部门
    开发规划设计部 设计主管

    1996年东京大学工学部城市工学科毕业后入职日建设计,2001年起任职于日建设计城市工程。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度假村开发规划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先后参与了中国、越南、老挝等众多海外项目。在中国主持参与了多个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项目,已建成的包括宁波东部新城和福州金融街等项目。2019年荣获越南国家城市规划奖(VUPA)金奖。
    作为项目经理对城市总体规划等大型项目进行协调把控,深得客户的信赖与好评。擅长针对复杂及高难度的项目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凭借优秀的设计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客户提供最佳方案。

  • 上田 知史

    上田 知史

    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
    城市工程部门
    开发规划设计部 设计主管

    2011年滋贺县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硕士毕业后入职日建设计城市工程。迄今为止,先后参与了中国、越南等国家的总体规划、城市开发、地下空间规划等众多项目,在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其参与的越南「广南省三歧市总体规划审查」项目荣获越南国家建筑奖评委奖,「2018年度连接都心与临海副都心的BRT相关实施设计」项目荣获东京都都市整备局局长奖。

本网站使用cookie。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cookies。查看协议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