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能够提升城市价值
Scroll Down
近年来,道路、站前广场、公园和水畔这些公共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大众交流和活动的场所,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的功能。日本曾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建设了许多机动车优先、注重效率的公共空间。在迎来了经济成熟期的今天,涌现了将已有的公共空间更新打造成以人为本、富有魅力的友好空间的浪潮。
日建设计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总部城市工程部门(以下简称城市工程部门)是从事土木工程设计的专业团队,主持参与了国内外众多公共空间项目。我们有效利用长年积累的经验和最新的设计技术不断迎接挑战,致力将现有的公共空间升级改造为吸引人们前来放松和聚集的场所。
对于即将迎来经济成熟期的亚洲城市,有必要制定一个规划以合理应对当前经济增长期所需的基础设施与未来成熟期有可能发生的价值观转变。将日本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规划中,想必会成为未来的一大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介绍一些日建设计城市工程为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而提供的规划、设计服务及代表案例。
CATEGORY
1.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统筹考虑
想要设计出与城市融合、受人喜爱的公共空间,除了给定的场地外,还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历史、交通状况、景观、地区特色和周边建筑等本地要素。换言之,俯瞰整个城市的“城市设计视角”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城市规划、建筑、土木和景观等各专业团队必须加强跨领域合作。城市工程部门就经常与日建设计其他领域的专家团队及日建设计综合研究所合作。日建集团独有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是推进项目的巨大优势。
熊本市的“樱町・花畑周边地区开放空间”是日建集团一体化城市设计的实例。该项目位于熊本城与中心商店街之间,规划面积约16,000㎡,用于公园、广场、道路和建筑等多种用途。项目以“与熊本城庭院相连的‘城市大厅’”为理念,将复杂的大型地块逐步改造为相互连接的一体化公共空间。我们相信通过再开发可以提升整个地区的舒适度和回游性。
因此,城市规划、建筑、土木和景观等各专业团队必须加强跨领域合作。城市工程部门就经常与日建设计其他领域的专家团队及日建设计综合研究所合作。日建集团独有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是推进项目的巨大优势。
熊本市的“樱町・花畑周边地区开放空间”是日建集团一体化城市设计的实例。该项目位于熊本城与中心商店街之间,规划面积约16,000㎡,用于公园、广场、道路和建筑等多种用途。项目以“与熊本城庭院相连的‘城市大厅’”为理念,将复杂的大型地块逐步改造为相互连接的一体化公共空间。我们相信通过再开发可以提升整个地区的舒适度和回游性。
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种植设计方针
2.展望未来变化,描绘“道路”的长期愿景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日本,为了在狭小的国土上实现人与物的高效移动,采用了以机动车为中心、保障其畅通无阻的道路规划。这当然也是全世界的发展趋势,但如今日本却亟需将机动车道路空间改造成以行人为中心的道路。今后,相信我们将会迎来一个同样可向道路追求空间品质的时代,即从可以步行的“适合步行的道路”转向追求“行人可享受充实城市生活的道路”。
大阪市的“御堂筋道路空间重构”项目,将作为日本西部最大城市大阪大动脈的御堂筋逐步改造成了以人为中心的街区,可以说是令全世界为之惊叹。随着机动车交通量减少,原有的六条车道变得性能过剩。重构中先将车道减至四条,再将辅路改造成行人空间。在模拟对周边地区交通影响的同时,力求在未来取消车道后创建一个行人与多样化移动安全共存的行人专用空间(full mall)。我们相信行人专用空间的建立会增加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并创造出活力与创新。
大阪市的“御堂筋道路空间重构”项目,将作为日本西部最大城市大阪大动脈的御堂筋逐步改造成了以人为中心的街区,可以说是令全世界为之惊叹。随着机动车交通量减少,原有的六条车道变得性能过剩。重构中先将车道减至四条,再将辅路改造成行人空间。在模拟对周边地区交通影响的同时,力求在未来取消车道后创建一个行人与多样化移动安全共存的行人专用空间(full mall)。我们相信行人专用空间的建立会增加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并创造出活力与创新。
历经较长时间分阶段重构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灵活引入不断发展的技术的同时应对时代的变化。如今,交通拥堵正成为亚洲各大城市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改造方案,不仅要确保交通顺畅,还必须能够应对将来的交通状况和价值观的变化。日建设计在制定长期愿景的同时提案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3.将社会实验的成果有效应用于设计和建立共识(Consensus building)
欧美正在兴起一场“战术城市主义(Tactical Urbanism)”运动,即以较小规模(低成本临时性)的行动实现城市的长期改变。日本在进行道路空间重构时,也采用这一理念开始了一些社会实验。日本有着严格的安全法规,在提升安全性方面,日本的实用技术较之欧美更为先进。
横浜市的“针对港大通及横浜文化体育馆周边道路升级改造的社会实验”中,在限制部分车道的同时拓宽了人行道,验证了对交通的影响以及人行道的步行便利性。通过在拓宽后的人行道上设置木制平台和可以自由使用的桌椅,引导市民在此休息和用餐。实验期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对该社会实验给予了“好”的评价。当问及希望改建后的道路空间具备什么功能时,收到了诸如“可稍作休息的放松场所、可以坐下的地方”、“舒适的步行空间”等回答。
除了将社会实验中获取的知识经验反馈到详细设计中以外,在作为道路管理部门的地方政府、负责交通管理的警察和市民等相关方进行协商时,实验结果也可有效帮助多方达成共识。社会实验不仅可以理清靠“纸上谈兵”无法掌握的问题,还有助于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促成项目切实落地。
4.以开放空间为起点进行城市设计
公园是城市中宝贵的开放空间,人们可以在公园里接触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运动身体保持健康。而这次的新冠疫情则放大了身边公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城市工程部门规划和设计了各种规模的公园。“中国南京生态科技岛城市设计”就是一个以公园为起点的城市设计案例。本项目计划在南京郊外的岛上建设新城,日建集团负责其市中心的城市设计。我们利用现有的绿植规划大小各异的公园,在明确其各自功能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配置、规模和设计意象。
项目最大的亮点是位于中央部分的公园。由于主干道和高速公路立体交错,城市被割裂成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我们通过在道路上规划建设一个像人工岛一样的超大型公园,将被割裂的城市串连起来。也就是说,这个中央公园既是面向公众开放的露天空间,同时也是具备了重要功能的城市设施。我们认为,拥有优质公共空间的城市可以吸引民间资本的积极投入。
5.顺应时代变化,改造小型基础设施
曾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公用电话亭,可以说是非常狭小的公共空间。虽然随着手机的普及,许多电话亭已经消失了踪影,但实际上现在仍保留着部分电话亭以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紧急联系。与NTT西日本合作的“Pios”,便是一个对大阪・御堂筋的电话亭实施改造的案例。由于在公用电话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Wi-Fi、充电和地图搜索等服务,不仅可以在发生灾害时使用,还可广泛用于日常生活。通过改造,曾经的电话亭焕发新生,成为了顺应时代变化的实用型基础设施。不仅是大型项目,诸如此类的小型项目也可以推广到整个亚洲。
~~~~~~~~~~~~~~~~~~~~~~~~~~~~~~~~~~~~~~~~
予人愉悦时光的公共空间可以提升城市的价值。城市工程部门着眼于未来的城市和领先的技术,在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打造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
插图1:中国天津文化中心周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概念规划,由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提供。
插图2・3:熊本市的“樱町・花畑周边地区开放空间”:由熊本市提供。
插图4・5(left・right) :御堂筋道路空间重构,由大阪市提供。
Photo 6・7:港大通及横浜文化体育馆周边道路重建社会实验,由横浜市提供, 摄影:加藤甫。
Photo 10・11(left・right): “Pios”,摄影:志摩大辅。
~~~~~~~~~~~~~~~~~~~~~~~~~~~~~~~~~~~~~~~~
予人愉悦时光的公共空间可以提升城市的价值。城市工程部门着眼于未来的城市和领先的技术,在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打造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
插图1:中国天津文化中心周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概念规划,由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提供。
插图2・3:熊本市的“樱町・花畑周边地区开放空间”:由熊本市提供。
插图4・5(left・right) :御堂筋道路空间重构,由大阪市提供。
Photo 6・7:港大通及横浜文化体育馆周边道路重建社会实验,由横浜市提供, 摄影:加藤甫。
Photo 10・11(left・right): “Pios”,摄影:志摩大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