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新社会形态
~在设计中灵活运用「与自然共存」的日式思想~
日建设计 代表取缔役・社长 龟井 忠夫
(文中所示职务为文章刊登时所任职务)
Scroll Down
新冠病毒肆虐之下,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奋战至今。我们认为汲取这次的经验,提案更安全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将是我们城市・建筑设计工作者未来的使命。接下来谈一谈我在疫情期间行动受限的情况下萌生的一些想法。
日建设计 代表取缔役・社长 龟井 忠夫
(文中所示职务为文章刊登时所任职务)
日本自古以来不但没有与自然对峙,反而有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而这种思维方式在生活、文化乃至建筑和城市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可以认为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那么抱着“With精神(共存精神)”探寻共存之道正是当下之要务。
从高密度集中到平衡分散
人们认为城市功能的高度集中不仅高效,还能通过各种交流使其成为创新的源泉。然而如今我们却深刻体会到,当病毒等限制了人和物的移动时,过度集中反而会妨碍工作的继续开展。今后,我们应在切实建立、维护和改善远程办公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分散办公・居住・商业区等功能以维持适当的密度。如此一来,通常情况下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会有更多的选择,而当灾害发生时也有助于确保最基本的功能。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市中心与郊区间中间枢纽的作用,充分地利用发达的轨道网络和各种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一体化出行服务。
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变化。今后,我们将迎来一个不仅将空间,而且将虚拟现实和时间的概念都融为一体的社会,这必然要求全新的城市、建筑以及空间建设。为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面对挑战。
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变化。今后,我们将迎来一个不仅将空间,而且将虚拟现实和时间的概念都融为一体的社会,这必然要求全新的城市、建筑以及空间建设。为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面对挑战。
灵活性建筑空间的对应
各种建筑物和空间虽根据其“用途”分别有其各自的标准和规定,但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医院将普通病床用于传染病患者,酒店和住宅也用来作为轻症患者的隔离空间。由于居家远程办公,许多住宅也由此变成了办公室。基于这些经验,我们认为今后的空间建设应避免过度投资,并在注意合规性的同时为功能的灵活切换(日常⇋灾害时期)做好准备,这也有助于增强社会的韧性。此外,由此可联想到日本简单灵活的居住文化,例如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通过开关隔扇改变房间的大小,或日常将茶室用于卧室和餐厅等多种用途。
会呼吸的建筑和城市 ~从close到open
日式建筑拥有“缘侧”等半室外空间,可通过屋檐和隔扇控制日晒,开启窗扇时又能享受清风拂面的乐趣。“町家”(铺面房)的采光中庭虽小,却也是一个可以接触自然的空间。通风被指出是控制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能将上述日式建筑的思路以新的形式应用于现如今的建筑和城市,不仅可控制传染病的蔓延,还有助于节约能源。
设想复合型灾害的BCP与灾害恢复力
从建设韧性城市的意义上来讲,不可忽略对灾害的应对。迄今为止,日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地震、台风、集中暴雨造成的河川泛滥、停电等与疾病大流行同时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正常时期根据模拟推进防灾计划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日建的发展宗旨—「EXPERIENCE,INTEGRATED」,不仅回应了人们的愿望,更蕴含着我们开拓社会环境设计前沿的决心。本次的新冠病毒疫情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今后我们将陆续提案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希望可以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为构建新型美好社会助一臂之力。(2020年5月28日)
日建的发展宗旨—「EXPERIENCE,INTEGRATED」,不仅回应了人们的愿望,更蕴含着我们开拓社会环境设计前沿的决心。本次的新冠病毒疫情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今后我们将陆续提案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希望可以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为构建新型美好社会助一臂之力。(2020年5月28日)